当前位置:御江韩>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117章 文坛领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文坛领袖(2 / 3)

她们没有武则天的能力,面对的敌人偏偏不一般。】

【前面曾经提到过,大唐王朝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统艺能,那就是流血政变!】

【一场神龙之变将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掀翻下台,而女帝的效仿者、本欲成为第二位女帝的韦后,又迎来了唐隆之变。】

【——面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对战力爆棚的姑侄组合,韦后母女最终败下阵来,就连李显之死都被栽到了她们头上!】

【当李隆基气势汹汹杀入官中,在数次变故中都站对了队的上官婉儿再一次作出选择,她带着起草的唐中宗遗诏出现在李隆基面前,以示自己绝非韦氏一党——】

水镜之中,泛黄的遗诏缓缓铺开,遗诏内容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无非就是唐中宗李显幼子继位,而韦氏太后摄政云云……内容无甚出奇,与大部分甚至相差不大,唯一的不同在于最后一条——相王辅政!

【相王李旦何人也?李隆基之父,曾经一度登临帝位又主动退位于武则天,也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的旗帜人物。在上官婉儿起草的遗诏中令相王辅政,显然说明她并不是韦皇后的人!】

【出乎上官婉儿意料的是,李隆基完全不曾接受她的卖好,毫不留情地杀了她。】水镜之中,上官婉儿的身影倒了下去,那喷溅而出的鲜血仿佛也染红了镜面。上官婉儿本人呆呆地望着这一幕。

在此之前,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竟然会终结在临淄王李隆基的手中。事实上,要不是仙人提前透露天机,又有谁能想到李隆基居然能够当上天子?平行时空,汉高后吕雉冷哼一声。

她不信李隆基看不出上官婉儿的真实立场,之所以杀了上官婉儿,无非便是要杜绝女子涉政,重新收回权柄罢了。上官婉儿不是他的心腹,他也信不过上官婉儿。

从这点上看,他的魄力还不如唐中宗!

而汉高祖刘邦却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他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叹: “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还有那太平公主……如此多的

巾帼人物都倒在他手中,莫非这李隆基是她们的克星不成?"

这时,一声长叹,在水镜中响起。

【一代巾帼女相,就这般香消玉损!】

【后来的史书上,固然称赞她的才学,却对她的人格大加诋毁,将上官婉儿描述成私生活不堪、只会玩弄权柄的不堪之徒……总而言之,她的死罪有应得。】

【直到一千多年后,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出土,被歪曲的事实才终于得以澄清——】

【墓志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中宗李显企图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上官婉儿极力劝阻,泣血极谏,一次比一次激烈,从请辞昭容之位,到落发出家,到最后几乎饮鸩而死,才令唐宗宗李显打消念头。】

【——这样的她,又怎会是韦后一党?】

古旧的墓碑出现在水镜中,伴随着密密麻麻的碑文,将当年真相展现于世人眼前。然而,讨论碑文和上官婉儿之刚烈的居然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跑偏了。

"……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唐中宗李显是疯了吗?"——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老古板。

"……朕只有一个女儿,与其将皇位交到侄儿手中,女儿似乎也可以培养看看?"——这是极少数被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表现所打动,突然对女儿有了信心的皇帝。“我虽为女儿身,哪里不如家中的猪兄狗弟?恨吾父不为唐中宗!”

——这是那些志向高远心有不甘的女子。

就连女帝武则天都忍不住轻“咦”一声。……这小子,于母不孝,却不失为慈父?

毕竟,立女儿为皇太女这种事情,就连本身是女帝的武则天都没有考虑过呢。

不知不觉间,唐中宗李显以另类的方式火遍了平行时空,就连上官婉儿的风头都被抢走了不少,直到镜中人继续开口——

【事实上,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人。】

【《资治通鉴》中其实便有所记载:唐中宗遗诏本就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商量着确立的,照顾了韦后和相王李旦双方的利益,前者太后临朝,后者皇叔辅政。谁知韦后一党的宰相宗楚客提出反对: “相王辅政,根本不符合道理!更何况皇后和相王为嫂叔,本就不该有所交集,一旦在朝堂上听政,双方之间何以为礼?&#34

;于是韦后禁止相王参政,决心大权独握,双方彻底翻脸。】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韦后翻了车,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上演了唐隆之变。】

【按理来说,作为太平公主一党的上官婉儿即便不是功臣,也绝对不该被当做罪人诛杀,结果李隆基却雷厉风行杀了她——是李隆基一时冲动不分青红皂白吗?我以为不是的,他其实很清楚上官婉儿无罪。之所以杀掉上官婉儿,可能正是因为清楚上官婉儿的能力与立场,这才杀了她。】

【——在这场政变之前,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盟友,但政变成功后,是敌是友就难料了。既然如此,何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