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其他类型>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06章 小王卖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小王卖书(1 / 2)

水汇头公社,精工轴承厂。

对于李建昆的到来,郭大明只差没有敲锣打鼓,甚至特地放了饼鞭炮。

望眼欲穿哪!

老实讲,这个年,郭大明一点没过好,白天有事忙活且不提,晚上搁床上一躺,满脑子都是这件事。

夜夜失眠!

“来,小李同志,还有这位小同志,喝茶喝茶。”

说是茶,实际是红糖水,里头搁俩红枣。

这不年还没过完吗。

讲究人!

郭大明一边招呼,眼神早落在小王的编织袋上,挪不开。

李建昆也不让他干着急,刺啦!拉开编织袋,从里面薅出一本书,并不拉上拉链,敞一大口子。

郭大明眼神明亮,双手接过。

李建昆笑道:“郭同志,这本就送给你了,你看看,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在第二章。”

“第二章就是我?”

郭大明神情振奋。

本来你是第一……李建昆点点头,不再说什么,知道他此刻根本无心交谈。

如出一辙,像老王样,这位先盯着封面打量好久,那“时代先锋”四字映在眼中,嘴都笑歪了。

何等荣耀?!

小心翼翼翻开书封,发现第一章的哥们后,郭大明忍不住赞一声,“秉权兄敢做敢闯,我自愧不如。”

你俩够了!

李建昆和小王相视一望,老王对这位也是推崇备至。

郭大明已经翻到第二章,热泪盈眶!

“好!好!好!”

比他想象的做得还完美。

无论是书籍的材质,还是照片的清晰度、文字排版。

有种让他看名人书的感觉。

而这个名人,却是他!

仅此一书,值得他珍藏一辈子……不!后世子孙也得珍藏。

意义深远!

李建昆耐心等待,这位硬是把他那章,一字不差看完,你说这得重视成啥样?

还是年代关系,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自己能进书籍这件事,属实难以想象。

看完后,这位总算回过神,想起什么,目光直勾勾盯着没拉上的编织袋。

“小李同志,这书发了多少啊?”

“不多,先期就500本,我亲自操刀,材质算是高规格,后面县里会重编,大量发行,添加更多人物素材,但估计没法保证这么好的质量。”

“也就是说这500本是绝版?”

“呃…可以这么说。”

郭大明眼睛绿了,这本书的质量他是认可的,里面的人物,他刚大致翻了下,确实都是号人物,能与他们写进一本书,他与有荣焉。

他还排第二!

再添加更多人物素材,未免就杂了,乱了。

“小李同志,我看500本也不少,能不能卖我一些?”

“这個啊,我不管这事,你得跟他谈。”

小王瞬间紧张起来,有种被强盗盯上的感觉,汗毛竖起。

“小同志……”

郭大明屁颠屁颠凑上去,又发烟,又上火。

把小王都搞激动了,平时搁石头矶,被圈养在他老爹的领地内,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

“小同志,卖我个50本,你看怎么样?”

“这这,太多了吧,好多人呢,万一不够分。”

“价钱好商量。”

卧槽!

小王这才反应过来,这哪是来卖书的呀?

纯属捡钱!

还要扛住诱惑,避免真不够分!

他悟了,李建昆也颠了。

去门外嗦烟,说不管就不管。

-----------------

“呼呼!”

正月的海洋季风,在耳畔吹过。

李建昆蹬着自行车,扭头瞥了眼瘪下去的编织袋。

“卖给他多少本啊?”

“30本!”

小王浑没有高兴的神情,紧张得一批,这样最后真不够分了!

建昆他厚脸皮,他又不管,怎么去面对其他赞助商?

主要老郭同志太热情,太会说,扛不住啊!

“多少一本?”

“10快。”

“啧。”

“啧个屁!他说给50一本,1500块啊,我敢要啊我!”

小王咆哮。

“行行,淡定,淡定,也不错,翻了一倍。”

“哼!”

近海口公社,面朝大海的一个小村落。

一层红砖平房,但占地不小。

堂屋的四方桌上,摆着满满一钵蒸红的青蟹。

小王手足无措。

李建昆薅着一头二斤的青蟹,蘸着醋,吃得正香。

杨德州坐在四方桌上首,正襟危坐,仿佛在接受某种神圣的弥撒,耳边传来声音,他大儿子戳在旁边,一本正经用方言朗诵着。

他不识字。

“……杨德州同志,与其几个兄弟,真正诠释了何为当代愚公,他们在当时群众的不理解中,咬定目标,开山引海,实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农民创业史!”

完。

谁说老农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