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其他类型>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78章 喇叭裤抵制运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 喇叭裤抵制运动(1 / 2)

马振军,海淀四中的高二学生,人如其名,生得人高马大,爱讲个哥们义气,纠集一帮同样读不进书的学生,在学校玩得很跳。

该说不说,有时候这种混子学生,最招女同学青睐。

像马振军的两个铁磁,张军和何胜利,身边就都有玩得很好的女同学,每逢假期,常相约着一起出去玩,让马振军十分艳羡。

他虽然男子汉气概满溢,但爹妈没给他生一张好脸,长得属实有点挫,这一块也是人如其名,一张马脸。

讲道理,女同学青睐很爷们的男生,但也要看脸的好不?

不过这一切,在近段时间有所改变,原因是他生抢硬薅了他姐的一条喇叭裤。

没错,他姐的,他穿着正合适。

那家伙,自从穿了这条喇叭裤在学校登场后,简直成了万人迷的角色,走到哪里都是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每天都有不老少人向他打听,这裤子搁哪儿买的,其中不乏可爱的妹子。

马振军便顺势发出邀请,说啥时候一起出去玩,我再告诉你。

就这样他得愿所偿,交到不少女同学,上個礼拜去香山踏过雪,上上个礼拜去北海公园划过船。

与此同时,学校里的喇叭裤也渐渐多了几条,都是家境殷实的学生。

乖乖,那女学生穿起喇叭裤来,真叫一个美啊!

马振军自己的兄弟团里,现在更是人均一条,能跟他玩到一块的人,家里都是有点钱资的。

于是乎马家军所到之处,男生退避,女生尖叫,俨然成为四中最时髦,最亮眼的风景线。

“下面说个通知。”

上午课间操时,全校学生聚在大操场上,做完广播体操后,都盼着“散会”两字,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

行吧,也算见怪不怪。

学生们皆下意识望向升旗台旁边的一根柱子,上面挂个大喇叭。

“从明日起,禁止校内出现喇叭裤,如有学生违反,一次记大过,两次予以清退……”

广播还没完,操场上已经哗然一片,马家军一帮人瞬间跳脚。

“啥玩意?!”

“行不行啦!管天管地,还管得着别人穿衣放屁啊?”

“没天理了,凭什么呀!”

“军儿,咋搞?”

喇叭裤已然成为马家军的标志,感觉换下来都会失去灵魂,比如马振军身上的这件蓝色喇叭裤,快一个月没洗过。

马振军低头望向身下,气得浑身发抖,他刚用这裤子弥补了长相上的短板,以后不能再穿了?

是啊,他也想冲大喇叭吼一句:凭啥呀?

欺人太甚!

然而大喇叭只下通知,半点解释没有,一副谁头铁可以试试的姿态。

-----------------

王丰饶,朝阳第一线缆厂的职工。

别看他只是个绞线车间的小职工,在厂里绝对是个大名人,尤其是在青年工人群体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少人将其视作偶像,当然了,这年代还没有这个词,但意思是这意思。

主要王丰饶除绞线工这个工种名头外,头顶的其他头衔实在太多。

比如流行金曲大王,在这个多半人还在听红歌、饶是贼有品味的人,也仅仅会哼两句《莫斯科夜晚的郊外》和《喀秋莎》的年代。邓丽君和刘正文,王丰饶张口就来。

再比如霹雳舞王。

时下真要有什么喜庆活动,老百姓还在扭大秧歌呢。会跳慢三快四的,那也是相当有内涵有品味的人。

诶!

这些王丰饶都不稀罕了,对,不稀罕,并非不会。

他玩起了另一种花活——霹雳舞。

朝阳第一线缆厂的年轻职工们永远忘不了,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晚会上,王丰饶扛着一台三洋登上舞台,按下播放键后,伴随着刘正文的金曲,激情演绎了一段霹雳舞的场景。

劈得全场上千人,短暂呆滞后,无尽尖叫。

从此朝阳第一线缆厂的青年群体中,达成一个共识:没有王丰饶的晚会,那都不叫晚会。

毫无疑问,王丰饶就是整个朝阳第一线缆厂最潮的人。

甚至连他的穿着,都被青年工人们争相模仿。

而作为王丰饶本人,处在这样一个地位,受高光瞩目,自然没忘记时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越发卖力地追逐流行风向。

喇叭裤,正是王丰饶带到朝阳第一线缆厂的。

今儿一早,如往常一样,王丰饶精神饱满,上身是蓝色工装,下身是一件绛红色喇叭裤,颠着自行车,来到厂里。

然而刚要穿过厂门洞时,他却被保卫科的人拦下。

“咋了?”王丰饶一头雾水。

“丰饶啊,你这个样子怕是不好进门了。”

保卫科的职工,多半也是青壮,对他并不陌生,甚至是他的迷弟,说话还算客气。

王丰饶愈发迷糊,“我哪个样子?”

“门口有新告示,你都不看的嘛,你先去瞅瞅。”

王丰饶心说我早上觉都睡不够,踩着点过来上班,哪有时间看什么告示。

但这一耽误,注定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