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其他类型>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50章 摘果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摘果子(1 / 2)

80年代初的港城,还不是后世的金融之都,内部经济也不依靠楼花来支撑起漂亮的数字。

此时的港城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中心,实业重地。

港城生产的机械表表芯,占据全球市场的过半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港城生产的玩具,不逞多让,同样是世界第一。

港城的精细化工,化妆品,洗发水等,位居世界第三。

港城的成衣制造,全世界第四。

港城的电子工业空前发达,在某些细分领域,甚至赶超日美,比如微型收音机和电话机,泥轰国限制原材料进口,都无法遏制港城的发展。

这条亚洲四小龙,绝非浪得虚名,正值意气风发之际。

在这些港城的优势领域中,李建昆最感兴趣的,无疑是电子工业,他已经找到了未来的大方向。

实际上,他目前想捯饬的磁带,也属于电子工业。

林新甲利用三个月时间,把他交代的任务都已经踩好点,此次他过来摘果子,就显得很方便。

两人刚刚逛完几处磁带原材料批发地,像什么磁条、磁粉、塑料板、化工药剂等,这里应有尽有。

恰好旁边有一家磁带录音厂,他们又来到这里。

对于客户,这些工厂并不设限,厂房任你参观,还派专人陪同。

当然了,首先你得看起来像个客户。

“呲呲呲~”

“嚓嚓嚓~”

这还是两辈子头一回,李建昆见识到流水线式磁带录音,看得叹为观止,并得出一個结论:

磁带这玩意,哪怕是正版,想卖起价格来,依然比登天还难。

制作效率太高了!

陪同人员明确表示,他们正版做,盗版也做,还给李建昆二人科普了一个概念:

是否正版,主要跟授权有关,与制作方式并无太大关联。

使用的设备一样。

制作流程大致相同。

换言之,只要他们想,他们可以把盗版质量做得跟正版一样。

这里流水线式录制磁带,拢共分为四个步骤:制作母带,复制子带,裁带,包装。

瞧,照样是复制。

制作母带,是用1/4的节目源,做成1/2的工作母带。需要用到专业设备——开盘机。目前最好的是睿士studer公司的A80,其次是泥轰国的小谷otari。

厂房里两种都有。

李建昆看得眼馋,上手摸了摸,但想要把它们弄到内地,可不容易。

有没有管制不好说。

开盘机搁这年头,算得上高科技。

复制磁带,需要用到专业的复制机,分母机和子机,目前最好的是大美丽国gauss公司的产品。

将制作好的母带,放入母机中,母机会循环播放,这时子机开始录制,音乐带采用的是64:1的速度——这里也制作录像带。

复制用的磁条,为1/8的饼带,一盘2500米!

每条生产线仅需要一台母机,子机若干,但太多大抵无法保证质量,哗啦哗啦地复制。

一天能出多少盘磁带,简直难以想象。

录制好后,把磁带装进塑料壳,利用裁带机进行裁剪。

裁剪完毕,贴上AB面,装封面和外盒,一盘磁带便加工完成。

效率之高,李建昆也是真服气。

可惜没辙啊,有些东西搁内地,眼下不是私人能惦记的。

“问下,如果我想让你们帮忙制作母带,歌曲我来选,一盘母带你们收费多少?”

“母带?我们不卖母带。”

“我出高价。”

“……可以谈谈。”

资本社会,唯钱论。

无所谓谈不下的买卖,谈不下,只是因为你的钱没给到位。

半下午,深水埗。

林新甲领着李建昆,来到港城当下最红火的一个电子集散地——鸭寮街。

鸭寮街的历史渊源且不提,听名字就知道,以前遍地鸭寮。

如今以售卖电子零配件为主,成品电子设备为辅,港城是自由港,在这里几乎能找到全世界所有的主流电子产品。

街道狭窄。

港城的共有特征。

街道二面兜售各类电子产品的铺子百花齐放。尤以音响铺客流最旺,每间铺子都人满为患,高功率喇叭嘭隆嘭隆,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音乐。

80年代港城著名的三王一后中,那对兄妹暂时还没火,比谭陈二人更火的,是许冠杰和林子祥。

如此逼仄的街道中央,竟然还硬挤进来一排车仔档。

不过存在既有道理,车仔档贩卖各种美食,有红橙橙的卤味,饱肚抵饿的柴鱼花生粥,别具风味的猪油渣面,清热解渴的崩大碗。

人们可以一边逛电子街,一边享受美食。

“老板,到了,就是这家邹记。”

两人走进铺子,中年老板记性不赖,一眼认出林新甲。

“老弟,你可算来了,我是千盼万盼啊!”

“说了要买肯定会买。不过你的货要靠谱。”

“靠谱!绝对靠谱!这位是行家?”中年老板讨好般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