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其他类型>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08章 比想象中还好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8章 比想象中还好赚(1 / 2)

第708章 比想象中还好赚

会谈的地点从周局的办公室,转移到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除了周局之外,物资局还有几名领导放下手头事赶来参与,好像蜜蜂嗅到花粉。

“不知道李同志在哪儿高就?”

“特区的一家合资企业。”

“难怪。产品的相关资料有吗?”

高进喜闻言,从一只印有“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第十三次会议留念”字样的黑色皮质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同色的硬皮笔记本,交到李建昆手上,后者接过后,翻到自己做笔记的那页,边看边说:

“我们可以保证的是,产品符合生产地区的相关检验标准,各种证书齐全,并且容积在360L以上,符合我国的进口标准。

“目前有两款货源,一款容积365L,柜式上下分层式双门设计,其核心零配件均为港城工厂自主研发,价格相对实惠。

“一款容积400L整,柜式整体双开门设计,压缩机是海外进口的三菱品牌,价格相对昂贵。”

周局开口问:“具体价格呢?”

“这个最好你们来报,我以南方行情报的价格,你们只怕会嫌贵。”

李建昆耸耸肩说:“坦率讲,我原本没想过与贵单位合作,准备在南方沿海寻找合作方,因为方便,是我的同学老高心系家乡一再坚持。你们是专业机构,对这方面行情肯定一清二楚,伱们报个合理的价格,我们看看能做就做,不能做也没办法。”

这当然是番推脱之词。

不过也有几句是真的,物资局对冰箱的价格行情肯定比他懂,事实上他一点不懂,旁边的老高和强哥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以不变应万变,让对方先报价。这也是价格谈判的常规套路。

他们毕竟手握主动权。

周局品了品这番话,挑不出毛病,从港城进口的物资,在南方沿海出手肯定方便得多,而南方的经济也比他们这边好很多。他对高进喜拱拱手后,又问:

“最小容积的只有365L?”

“目前找到的货源是这样。”

“有可能找到……361L的吗?”

李建昆:“……”

你丫可真会卡。不过他也看出物资局的需求:他们希望进口的冰箱在合规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

可以理解。

这大抵上也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需求。

“这个不能保证。361L和365L品质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不会相差太多,你觉得我们还是先谈谈能找的货源吧,到时候我会尽量帮你们找。”

“行吧,我看你本子上有信息,那个365L的款式有零配件信息和产品参数吗?”

李建昆要来笔纸,把这款冰箱的详细数据和参数,逐一罗列出来,刻意没有提品牌。事实上除了有数的几个大品牌外,国人目前对国外的品牌都很陌生,也不太在意,普遍的观念是:进口货总是好的。

周局等人接过去打量后,交头接耳地讨论了好一阵儿,又示意他们稍等,结伴离开了会议室。

“老高,如果他们报的价格很低,还是算了吧,地域的经济差异摆在这儿,我有信心在南方沿海卖出不错的价码,你别光想着让你们省的更多老百姓用上冰箱,也要考虑下你们自身的困境——那五百万。一台挣不到几个米,要搞死人的!”

李建昆好生做工作。

高进喜听罢点点头,他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如果在解决县里的困难的同时,又能给本地区弄来一批紧俏物资,自然最好不过。实在不行的话,后一条不是必办不可的事,他肯定还是要以前一条为主。

大约一刻钟后,周局几人结伴返回办公室。

“李同志,高副县长,你们过目下,我们按照你们提供的产品信息,核算出了一个合理报价。”周局递来一页红线信纸,不忘补充一句说,“其实物资采购有一套统一标准,各地区都一样。”

李建昆能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出紧张,虽然他在刻意隐藏。

由此可见进口大冰箱在国内市场上何其稀缺,他这条货源也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说他能在港城找到的货源,为什么西安物资局找不到,不足为奇。

港城反馈过来的信息说,这两款冰箱十分冷门,销量堪忧,你让普通的港城市民去找也未必能找到,信息闭塞的年代,又隔着一道边境,物资局即使有在外面跑的工作人员,大概率还没有港城本土市民的消息灵通。

高进喜看过红线信纸上的报价后,除了心头感慨一句:冰箱真是贵啊!没有其他感受,因为港城报过来的进货价,李建昆还没跟他讲,本子上也没写。

而李建昆搭眼一瞅后,瞳孔不禁微微收缩。

观周局几人紧张兮兮的样子,这个报价给的肯定不算高,再说他们也没有给高的实力。

然而即使是这样,赚头仍然很足啊!

李建昆佯装皱眉,在心里默默算起账,就是用物资局给的这个报价,减去港城报过来的进货价,包括过关等一切费用……

周局一直留意着他的表情,心头不禁咯噔一下,忙道:“我们适当的可以上调一些。”

之前说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