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314章 好饭不怕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4章 好饭不怕晚(1 / 2)

向朗向诸葛兄弟汇报完辛毗这些日子的考察结果、言行反应后,诸葛兄弟又闭门讨论了一下,形成了一个开价的思路,当晚便跟刘备汇报了一下。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汇报基本是全盘接受,只是在涉及到人事任命的方面,做出了一些细化——这也是因为诸葛亮在提议时留了白。

比如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可能会要求袁谭割让或者托管某些领土。但诸葛亮并没有把“每个郡每个县该派谁做官”都安排明白。

一来他如今还年轻,用人识人方面确实不如已经年过四旬的刘备老练。

二来诸葛亮要操心的事情很多,诸葛瑾就劝他让主公一展所长,把最后一块空白补上。

这样也显得计划的制定有刘备亲自参与,他内心对计划的支持度也会更高。

这在20世纪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向上管理技巧了,诸葛瑾穿越前当然也懂。基辛格拿着条约草案去椭圆办公室之前,还知道给尼克松留一两個点发挥一下呢。

……

次日一早,即将辞行的辛毗,最后一次受到了刘备的接见。

刘备的态度非常和蔼,还摆了饯行酒宴。宴席先关心了辛毗这几天玩得是否愉快,然后就跟周瑜问蒋干“观我帐下军马是否雄壮”一般,问了几个类似的问题。

辛毗的心态却是一点都放松不下来,他知道刘备肯定会提出新的补充条件,想让他答应一些考察前没敢答应的事情。

好在辛毗骨头已经软了,他也决定有什么就说什么,如果自己确实没权限,那就老老实实说没权限,得回去跟袁谭再商量。

刘备铺垫了一会儿,酒过三巡,他就提起一点担忧:“佐治先生,这几天应该也见识了我扬州军备严整,答应给显思的兵器援助,自然是一点都不会少的。

但是听说如今显思麾下缺乏大将,仅有青州校尉管统等寥寥数将领兵。能不能用好这些援助,着实令我担忧。可别上了战场,我荆扬工匠辛辛苦苦打造的坚甲利兵,轻易就被曹贼击溃缴获。”

刘备这几句话,原先也不方便说,毕竟有贬低管统的意思在内。

酒过三巡后,大家都有些微醺,而且是跟辛毗私下里说说,问题也就不大。

辛毗也是会做人的,使团里其他人都没资格出场这种场合,都在外院被其他武将陪着喝酒呢。辛毗只要多听少说,不乱嚼舌头,管统也不可能知道刘备曾经看不起他。

而且说句心里话,辛毗也知道管统什么成色。

刘备手下有关张赵这样的武将,连甘宁太史慈张辽都要往后排,刘备也确实有这个资格看不起管统。

所以他揣摩了一下刘备的潜台词,觉得莫非是想安插一些武将,去监视袁谭如何利用这批军援?甚至是打着袁家军队的旗号,直接参加将来跟曹操的作战?

当然,辛毗很清楚,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刘备派去的将领,肯定也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不会任由袁谭瞎指挥的,到时候只能算是友军。

于是辛毗便主动试探着回应:“在下久在青州,素知管校尉颇为知兵,只是我主麾下名将之才确实太少,管校尉也独木难支……”

辛毗都说这话了,刘备旁边今日陪同出席此宴的庞统,便开口提议道:

“主公,既然双方都想到了这一点,何不由我军派一名将领,担任东莱太守一职,顺便领兵一支,协同袁青州之兵防守渤海沿岸各处?如果袁青州的兵马,不习惯我们提供的军械,我军也好从旁协助操练磨合。”

刘备便露出一副“被庞统提醒后才刚刚想到这一点的样子”,一脸不好意思地转向辛毗:“这建议倒也中肯……不过不会超越了佐治先生的授权吧?”

辛毗只觉头皮微微发麻,但也只能选择实话实说:“实不相瞒,此事着实超出了在下能答应的范围,必须回去后请示我主。但车骑将军盛意拳拳,对袁家鼎力相助的诚意,毗这些天也充分见识了,一定会尽力向我主转达。”

庞统才不在乎这些,他见辛毗表态松动,也知道对方确实无权,就继续和刘备唱双簧:“既如此,不如主公先想想如果袁青州答应,我军又该派何人为东莱太守。”

刘备装模作样想了一会儿,才随口说道:“我军此前就派子义负责过辽东商路,也在东莱郡的黄县经营海港、打击海寇。子义又是东莱本地人,不如就表子义兼任东莱太守。

虽说东莱远离青、冀抗曹前线,但子义素擅水战,有充足战船调运,渤海沿岸任何一处被曹军威胁,他都可以驰援。”

辛毗就乖乖记下了这个名字,表示回去后会劝袁谭接受的,也一定充分向袁谭说明太史慈的才干。

不过答应之余,辛毗也想到了一个难处,向刘备求教:“既然车骑将军愿意派出太史将军助战,我军自然是感激不尽。但天下皆知太史将军是车骑将军麾下……”

这个问题,按理来说不用辛毗来担心,辛毗应该是站在袁谭的立场上,尽量把刘备拖下水。

但他肯问出这个问题,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表忠心了,急于向刘备暗示“经过这些天的考察,我已经充分为车骑将军的利益考虑过了”。

刘备听了辛毗的提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