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322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1 / 3)

曹洪在南皮城下的暂时失败,说到底是料敌不足、情报缺失。

加上部队不习水战,又没有做好与强敌水战的心理准备。

当然,曹洪生性豪奢跋扈,做事雷厉风行,这一点曹操也是知道的。

所以严格来说,此战失败最大的锅,还是应该曹操这个大领导来担负主要责任。

过去一年多里,曹军打胜仗打多了,官渡、东阿、仓亭三连大胜,每战还都能歼灭袁绍不少有生力量。

此后又是一路追亡逐北,半年里圈地了冀州三四个郡的地盘,还有两个郡正在争夺中。如果今年冬天不出意外,到来年开春前,曹操至少能占袁绍五六個郡。

仗打得这么顺风,难免让曹操也有些漂,用人部署上也就不那么谨慎了。

在曹操看来,曹洪不过是在东线负责冬季维持战线,没必要留多少精兵强将。嫡系主力基本抽调一空,就靠一些新附的河北降军打主力,曹军老兵只是负责督战的。

更重要的是,曹操手头可用的三大前线谋士,此时分别在负责别的方向的工作。

郭嘉身体不好,就留在后方靠近魏郡前线的地方,负责对袁绍的攻心打脸。筹划各种“军事价值小,但能让袁绍更丢脸”的小动作,以促成袁绍病情加速恶化、早点咽气——

这事儿也不能说不重要,毕竟对曹操而言,袁绍早死比什么都关键。历史上这一块工作也是郭嘉负责的,袁绍死后他还延续性地负责了诱导袁尚袁谭相争的挑唆工作。

其余荀攸、贾诩等人,如今分别负责把控巨鹿和安平的攻城略地,指挥乐进和徐晃做事。而程昱被调回了南方,负责徐淮防线,以备不测。

换言之,但凡曹操对曹洪这边的围城相持工作稍稍重视一点,给他配个顶级谋士,也吃不了这种亏。实在是曹操太贪了,步子迈得有点大。

好在曹洪虽然小败,但也只是丢了南皮前线的围城营垒。沿着漳水有序后撤到东光县后,就重新稳住了阵脚。

正常战役说起来是损兵逾万,实际上被斩杀的还不到两千,负伤数千,因为很多伤兵被俘了,也就难以统计。剩下的都是因为张郃、高览旧部本就是袁家兵,看袁家重新抖起来了,被切割包围后就果断投了。

交战的另一方,太史慈部死伤总和甚至还不到一千人,战死的只有小几百。

袁谭方面倒是死伤了两三千,但因为切割包围了不少俘虏,把那些高览和吕威璜手下的河北兵重新拉了回来,最终算了下账,袁谭还倒赚了四千人。

只可惜,袁谭也是个沉不住气的,南皮解围后,他也有点飘,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反攻东光。

太史慈力劝他完成战前的计划就够了,不愿意参加后续反攻。袁谭也没法控制客军,就让张南管统带着自己的部队追击。

几天之后,腊月上旬,袁谭又一脚踢在曹洪的铁板上,在东光城下把南皮之战好不容易赚回来的四千筹码又输回去一半,这才冷静下来,拿着剩下一半净赚的筹码见好就收。

而经过这一胜一败的对比,袁谭也更加清醒,意识到自己离了刘叔的支持根本就玩不转,他本来指望趁父亲病重打点战绩出来,想让袁绍认可他,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

……

另一边,身在清河的曹操,得知了曹洪战败撤退到东光的消息,第一反应也是非常意外。

“什么?子廉居然败于袁谭之手?这不可能!袁谭岂能有如此能耐?”曹操的语气显得大惊失色,反复确认了几遍。

曹洪派来的使者言之凿凿,曹操才慢慢冷静下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也不愧是一世枭雄,心理素质非常好,很快就不再纠结,选择了向前看:“子廉究竟是如何输的?且细细说来!”

使者又把曹洪的书信递上,曹操反复细看,见其中写到了“敌军用的战船是从刘备处所得,且水战顽强,兵甲犀利,非等闲袁谭军可比”。

最后还写到,此战虽然曹军是败退的一方,被抓了很多俘虏,但战场混乱,另一方也是有一些士卒甚至军官被俘的,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曹洪当然有严刑拷问过这些敌军俘虏,想要撬出些有价值的情报来,最后果然被他得知,这里面有刘备的军队支援了袁谭,只是没有明着打出旗号来。

“这就不奇怪了,我说刘备攻灭孙策之后,已经休养生息了半年,他怎么沉得住气不北伐的。原来刘备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不愿在袁绍未灭之前,就腹背受敌,便始终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也不愿提前帮袁绍分摊压力、逼得我主力南下去对付他。又碍于跟袁绍同奉矫诏的情面,不好完全不帮,就玩这种蝇营狗苟的伎俩!

不过,这有点不像我熟悉的那个刘备了,当年他可是把大义名分时时刻刻挂在嘴边,一点都不能退让的,如今怎么变得圆滑世故了?是老了,吃亏吃多了变了,还是被诸葛兄弟带坏了?”

曹操一边自言自语地分析,一边内心还有些伤感。

刘备不再是那个血气方刚、绝对纯粹、只有原则没有变通的刘备了。

曹操既不希望看到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对手堕落,也不希望自己的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