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御江韩>玄幻魔法>修真污染源> 第51章 灵子畸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灵子畸变(1 / 2)

李炎来找伍江通报刘叔获得信息的下一周,出状况了。

早上第一节灵子课,伍江在坐在课桌上如平时一样盯着方久,给他评估着和上周末的差异。

方久现在的分数是81分,和上周末相比没有变化,这本身就不“常态”,因为他从60分算起,平均一周要提高两分,其中一半的功劳在周末。

最近一个周末,方久不仅灵力完全没动弹,生命力还有些微衰退!

而他的体重,在上个周末,没有变化。

三项评估下来,方久的成长似乎停滞,好像是好消息。

而伍江更倾向于:他上周末干了什么,支付了一点点“代价”。

这代价微不足道,甚至不如两名灵子能力者做一场的损耗,可如果作为一颗“传染的种子”呢?

完全足够。

如果该猜测为真,事情就相当糟糕。

甚至没等到中午,第一节课下课往副楼去的路上,伍江在李炎路过他身边时说话:

“我要见你那個刘叔。”

“很急?”

“方久可能做了什么动作,我想确认一下。”

“能知道具体干了什么吗?”

“我又不是他保姆。”伍江耸肩表示不知道,然后说,“你上周不是说方久对他释放了恶意吗?看看他是不是出状况了。”

李炎心中一惊,想起来刘叔答应了每周一早上来学校看一眼,莫非今天早上出的事?

“好,我尽快联系。”

几句话间,已经进了副楼。

灵子修行课,伍江没有把心思放在方久身上。

对方久这些东西投入过多关注意义不大,不能先手永远只能被动等待事态恶化,而伍江也没有主动打破日常生活的想法,因为这平静恐怕持续不了太久了,还是要珍惜点。

今天的修行课,整理下周末在论坛看到的一篇论文及相关信息。

《融灵与畸变的第一相关性研究》

如题,该论文讨论的是融灵体系与畸变的关联性,论文来源于深洋陆与前陆两所著名大学和某跨国医疗集团的合作项目。

概论部分把普通人的器质性畸变排除,仅讨论与融灵相关的三类,正文给出了一些采样表格,并尝试总结相关性。

出现率最高的,是无序畸变。

这是一种使用能力后偶发的病症,表现为肉瘤、肿瘤快速生长、视力下降等情况。

研究团队实际接触到了28例病例,从绝对值上看,样本数量十分有限,但就在这十分有限的病例数里,有个有趣的情况,既深洋陆与前陆两片大陆上病例数严重不均衡。

设单一病人日常活动范围人群总数为基础,尽量在该范围内发掘其他同类病例,最后统计学上的结果,深洋陆该畸变发病率为每百万人1.7例,前陆则仅有0.3例。

这里的百万人是包含正常人在内的,如果只算融灵方向的灵子能力者的大致比例,就变成每三千人一例与每两万人一例。

虽然样本数量比较少,但这样的差异很难用统计学误差解释,足以引起重视。

不过因为后续线路与研究组的方向偏差比较大,只能给出“有心理和种群差异存在”的模糊结论。

第二种畸变是功能性畸变。

和无序畸变的差异,功能性畸变生成的异常部分,多少有点用,比如有病例从肩胛骨下方长两根触手出来,经过一定练习后,可以像真正的触手般使用。

伍江就是被该病例吸引到的。

菜市场的鱼贩,正是有触手,区别在于论文中的触手是实体可见的,而鱼贩的则是异常,不实际存在于物质世界,但能够对物质产生影响。

回到论文,研究组接触到的功能性畸变个体,总共有三人,其中有两人明确表示不接受治疗。

从个人意志出发,不接受治疗的选择不难理解,毕竟功能性畸变带来的额外器官有实际作用,可能被看作进化。

如果治疗确实无法推进,后续大家可能就要习惯和奇形怪状的人生活在一起了。

第三种畸变,则是论文无中生有提出的,一个研究组没有接触到实际病例的类型,传说畸变。

研究组在论文里建立了数学模型,伍江没学过积分方程,从文字说明知道研究组试图用数学证明传说畸变一定存在——当融灵能力者足够多,灵子灾害时间足够长,概率无限接近百分百。

传说畸变的定义也很特别:神话、传说、怪志、异闻中某些个体一致的能力特性和身躯属性,甚至外观都可能传说化。

异常有没有可能是传说畸变呢?

实在是有些超出伍江的能力,他只是个基础学校还没毕业的学生,没碰过神学不说,也完全没兴趣在业余时间买古代鬼怪故事看。

其实他也不是没看过,只是看了几篇就不愿意看了,通篇的才子佳人,而其中才子都是科举落地或未考的角色,佳人不是妖魔鬼怪就是大户人家,还必须有“书香门第”的属性,属实是对上了低识字率时代的读者群主体以及他们的妄想对象,所谓鬼怪都是添头。

坐在灵子修行课的小静室内,伍江回顾着以往看过的各种论文,甚至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